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打造一系列特色文旅产品,今年来,兴庆区税务局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充分释放税费优惠政策红利,助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精准发力:品味悠悠古城烟火气
自强巷、文艺巷、仁义巷……穿梭于一条条藏身于“老城”深处的小街巷来一场city walk,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的历史脉搏,感受那些承载美好记忆的场景,是最具人间烟火味的民生画卷。
旧城街巷改造,唤起的不仅是“老银川”们尘封的记忆,更是为商业经济注入“新银川”的活力。为更好普及税费优惠政策,兴庆区税务局组建青年干部“兴税便民先锋号”税宣小分队,为网红街巷“小店”经营者们送上税惠政策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商户关注的热点涉税政策,助燃文旅经济。
“改造前酒吧就已经开在这里了,目的就是想找一个离闹市区很近却又安静的地方。”银川兴庆区梦马酒馆负责人丁亮说,“如今自强巷改头换面变成网红街巷,来打卡的人多了,来光顾的顾客也多了,加上税务干部主动上门来宣传,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好政策的支持”。
暮色渐浓,霓虹灯火闪烁城市的生机,浪漫晚风诉说着兴庆的夜间魅力,在敬德街夜市,每一个疲惫的灵魂在自由的舒展。“晚上的上座率比白天高,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吸引了不少食客来解馋,加上今年累计享受的2万余元税收优惠减免,让我们也有动力延长营业时间,让广大消费者在深夜也能享受到美味。”宁夏红柳枝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吉龙说。
兴庆区税务局依托兴庆区政府组织的“政务服务·我来啦”政务服务下沉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定期在敬德街夜市游客服务中心面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交流,为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和营商环境助力。
靠前服务:共赏湖光山色好风景
十月金秋,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鸣翠湿地”是宁夏二十一景之一,而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芦花追日飞白絮”的秋日限定风景,碧波荡漾、晓风拂面、百鸟翔集,如此美好惬意的画面让游客们不约而同聚在荷塘边驻足观赏。
“作为全国首批12家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鸣翠湖湿地风景区以展示好、利用好、维护好沙漠绿洲的生态价值为主线,力争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湿地休闲品牌。”银川鸣翠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杨晓涵介绍,今年来,该景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开发了萌宠巡游、篝火星空露营、打卡鸣翠湿地文创雪糕盲盒等一系列特色创意项目来吸引区内外游客。
一连串数据见证着旅游市场的复苏,也见证着税费红利的充分释放。“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14553人次,同比增长近200%,已经完全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杨晓涵说,“随着旅游业逐渐回暖,税务部门在假期前就主动上门询问景区的涉税需求,并帮助公司梳理今年的营业情况和申报报表看是否有遗漏和未充分享受到的政策,非常暖心!”
为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红利,兴庆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构建“政策找人”模型,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精准提取和筛选纳税人数据,了解纳税人政策需求,通过电子税务局和分区域帮办群组开展推送提醒服务并匹配适用政策,助力经营主体升级发展,为文旅消费增添活力。
管家指引:走出农旅融合新路子
从错落有致的乡间小路到别具一格的农村大院,再到创意十足的“稻蟹乐园”,走进掌政镇五渡桥农庄,仿佛一下就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大院,墙上的画报、门栏上的辣椒、屋外的磨盘都在倾诉着浓郁的年代感。
“农庄以特色农家菜为卖点,从单一的‘吃’农味转向‘观’‘做’‘享’为一体的多元化格局,打造融合农业、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共同发展的乡村经济新模式。”银川五渡桥农庄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瑞丰介绍到,“农庄每季度大概能享受到1万多元的税惠减免,这让我们有资金用来丰富新项目。今年我们抓住金秋时节的机遇,推出了综合游玩项目,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五渡桥村餐饮文化广场院内,一口口酒缸堆叠引来游客们拍照留念。“五渡桥老酒坊邀请酿酒大师采用古法酿造纯粮清香型白酒进行包装销售,不仅盘活了村集体资产,也增加了村集体营业收入。目前,酒厂预计年产白酒6万斤,年产值180万元。”五渡桥村党支部书记郭新龙说,“下一步,五渡桥村将会继续借力税务部门宣讲的好政策,以特色驴肉餐饮为抓手,打响‘五渡尚品’品牌,带领大家‘酿’出好日子。”
为加快乡村振兴脚步,兴庆区税务局牢牢抓住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围绕走访调研需求,选派税政业务骨干组成“税务管家”团队,紧盯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向农旅创业者们提供一站式政策辅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开票、申报等涉税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罗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