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此“智”造!税惠赋能宁夏奶产业向“新”求“质”
发布时间 : 2024-05-16 18:04
浏览统计:
来源:宁夏区税务局办公室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宁夏地处北纬35度-39度之间,气候、环境适宜,光热资源丰富,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是最适宜发展高端牛奶产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宁夏逐步打造了以奶牛养殖、良种繁育、饲草种植、乳品加工、科技研发的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子,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奶源生产加工基地。

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区现代养殖产业进一步向着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全区奶牛存栏数由2021年的70.2万头增长至2023年的91.96万头,奶牛存栏排名上升至全国第四位,发展速度迅猛。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释放澎湃动能,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的同频共振。在吴忠市利通区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的小标识。据公司技术总工程师杨建国介绍,这个小标识是奶牛的专属电子档案,上面记录着其健康、成长、运动、产奶、产犊等情况。每头牛的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后,第一时间由耳标传输到后台系统,省时省力。

“我们致力于让人工智能奶牛体况评分逐渐代替人工评分,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关键时候,税收优惠‘推了’我们一把。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享受各项税费优惠7500多万元,相当于为企业注入了资金活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杨建国指着挤奶台的一处摄像头说,“那就是‘牛脸识别’仪器,挤奶台的牛到达此处时,摄像头会对牛脸进行抓拍,获知该牛的编号。随后,另一处摄像头会对牛进行全身拍摄,并进行体况评分,通过红外线扫描测量体温,若牛失重过大,我们会对它加‘小灶’,增加营养。”

从做“体力活”到干“技术活”,从看“奶牛”到测“奶源”……“数字”助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科技化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加工畜牧饲喂机械,他们所生产的无人驾驶TMR车智能饲喂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配方上料搅拌、智能行驶投喂、自主清理,为养殖业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享受,给了我们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底气。近三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1700万元,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30余万元。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技术,推出创新产品。目前,公司开发的产品共获得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良性循环,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效应。”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企业副总经理蒯立军说。

借着奶产业发展的“东风”,宁夏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为企业进行个性化、全过程的“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惠红利。同时,持续优化互动式服务机制,线下联合自然资源、发改、工信等部门联合拓展税费联动业务,主动上门问需解难;线上加强与企业的远程智能互动,推出“办中能问、问中能办、办问协同”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助力“传统养殖”迈向“智慧养殖”,护航奶产业高质量发展。(马嘉玥 马丽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