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宁县不断围绕标准化和品牌培育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在政策带动下,全县认证了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永宁县税务局聚焦产业富民,积极开展“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系列活动,开展“面对面”服务,提供“一对一”辅导,全面提升永宁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
政策惠农,用心种植“有机菜”
在永宁县李俊镇,放眼望去,成片的蔬菜地纵横有序,拼出了一块生机勃勃“绿色版图”。连日来,村民们忙着铲菜、墩齐、打捆、装车,近3000亩宁夏菜心已经陆陆续续运往南方市场。2006年前后,菜心引入宁夏,很快,在产业发展中,翠绿翠绿的菜心将宁夏和香港、广东等地连接起来,架起了不同地域交往交流的新桥梁,李俊镇也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建立起供外蔬菜基地,带动周边居民务工增收。
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涉农企业疑难问题高效回应,永宁县税务局充分发挥李俊税务分局“服务下沉”的资源优势,与当地村委会、合作社对接协作,走进田间地头,竭力整合零散土地,推动土地流转入企业、农场,为企业梳理税惠政策,并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实现“政策找人”,让“菜园子”成为村民们美好生活的“聚宝盆”。
服务利农,精心培育“幸福菇”
永宁县闽宁镇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典范,闽宁镇“养蘑菇致富”的故事在热播剧《山海情》中传遍大江南北,种植双孢菇作为帮扶项目由福建省引进至闽宁镇,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通过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精湛的栽培技术体系,成熟的技术造就了双孢菇优良的品质。闽宁镇双孢菇外观呈白色,菇柄粗短、菇盖圆、色泽自然、菇形匀称、纹理清晰,菌肉厚实饱满,且营养价值均优于参考同类产品,鲜嫩脆爽,美味可口。
为护航双孢菇“走出去”,永宁县税务局依托“大走访”活动“量体裁衣”送政策,问计问需解难题,调研分析献良方,青年税收志愿服务队与税收管理员时刻关注有关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全程跟踪服务,全面辅导办税操作,以全方位的服务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资金“活水”。
办税便农,专心畅销“优山药”
在永宁县胜利乡烽火村,种植大户们正带领村民点种白玉山药。白玉山药是烽火村主导产业之一,因其品质好,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名特新优农产品第一批名录。2000年,烽火村开始发展沙地产业,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山药,从最初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烽火村采用“大户+农户”种植模式发展了60多户种植户。拂去表面的沙土,胜利乡农民种植的白玉山药不但名字好听,条块顺直、表皮光洁、根毛细少、皮薄肉白、口感绵而不柴、香气浓郁,银川市面上80%的山药都产自胜利乡,因为品质好更是远销广州、四川、北京、上海、兰州、长沙等各大城市。
永宁县税务局立足本地实际,坚持政策惠农、服务利农导向,实地走访种植户、购销户及合作社,根据企业情况定制专属税费服务,开展个性化宣传辅导,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闽宁税线”等线上渠道,在涉税事项办理、涉税流程简化上下功夫,把小山药做成区内外叫得响的大产业、富民产业,切实有效带动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烽火村党支部书记张旺强介绍道:“税务部门在农场和涉农企业增资扩股、土地租赁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龙’服务,非常贴心。平时遇到申报纳税、发票开具等问题时,在征纳互动平台和电话远程辅导上很快就能得到反馈,便捷又高效。”
乡村要振兴,税务不缺位。永宁县税务局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把税费精细服务向“三农领域”全面延伸,找准抓实“税务服务+乡村振兴”的串联点,以更精准的优惠政策、更精细的涉税服务、更便捷的办税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动能。(马馨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