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中,铸造行业常与“高能耗”“劳动密集”等词汇相伴。然而,扎根宁夏的维尔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用二十年的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逆袭之路。这家从普通铸造厂成长起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税收政策的精准滴灌与大武口区税务局的靠前服务,成为了企业轻装前行、勇敢追梦的重要支撑。
政策“输血”:精准施策,为创新注入资金活水
科技创新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正是为企业创新“输血”的关键支撑。走进维尔精工的生产车间,高铁枕梁、光热发电驱动部件等高端产品映入眼帘,这些正是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公司董事长王小宁介绍,企业早已摆脱传统铸造的旧貌,产品全面转向高端装备核心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煤矿机械、新能源、特高压、高铁及特种汽车等高技术领域。
“‘十四五’以来,我们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王小宁表示,“这背后,国家持续优化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给予了我们巨大的信心和底气。”大武口区税务局始终关注企业创新需求,通过“政策找人”“精准推送”机制,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税务干部定期上门进行政策辅导,详细讲解研发费用归集范围与申报流程,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真金白银的税收减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使得公司能够更从容地规划长期技术攻关,最终将毛利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十几显著提升至接近百分之四十。
服务“造血”:精准赋能,激活转型内生动力
如果说政策优惠是“输血”,那么精准服务就是激活企业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大武口区税务局积极践行“便民春风行动”要求,针对维尔精工这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针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市场拓展等转型关键节点,大武口区税务局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建立企业台账,全程跟踪辅导。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到研发项目涉税备案,从财务核算规范到税收优惠申报,税务干部通过上门辅导、线上答疑等方式,提供全流程“滴灌式”服务。
“税务部门的服务非常贴心、高效”,王小宁感触颇深,“在我们进行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低端产能的过程中,涉税业务复杂多样。税务干部总能及时响应,提供清晰指引。”这种“授人以渔”的服务模式,让企业不仅享受到政策红利,更掌握了合规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发展的能力,真正激活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造血”机能。
合规“固基”:精准引导,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合规经营是企业持续“造血”、长远发展的前提。大武口区税务局坚持“服务+监管”并重,通过合规引导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管理,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帮助像维尔精工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依法纳税意识,将合规要求融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公司深刻认识到,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健康的纳税信用,是赢得客户信任、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隐形资产”。
如今,宁夏维尔精工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手握32项专利,其产品不仅服务于中国中车、西门子等国内外行业巨头,更在时速600公里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构架等尖端领域实现突破。亮眼的成绩单上,既凝聚着企业自身坚守创新、锐意进取的汗水,也折射出税收政策精准引导与税务服务持续优化的成效。
大武口区税务局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宗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引导更多像维尔精工一样的企业走稳创新驱动、合规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