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卫市加快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沙坡头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作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了以链式发展为主轴,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现代产业链体系,2024年实现总产值124亿元。中卫市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职能,通过“政策赋能+服务增效”双轮驱动,为企业创新发展、绿色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注入“税动力”。
税惠赋能产业链创新加速
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中卫工业园区,是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打造氯碱、对邻硝、高端导热油和新型高分子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据该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刘兴亮介绍,企业的产业链相互联接,离子膜烧碱装置所生产的液氯,成为生产氯化苯的主要原料,而氯化苯又是生产硝基氯苯的重要成分,环环相扣,为沙坡头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挥了延链补链作用。目前,宁夏华御已建成多个重要生产装置,包括年产25万吨离子膜烧碱和5万吨氯化苯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针对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密集、研发投入高”的特点,中卫市税务部门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以“政策清单精准推送+专家团队专业辅导”为抓手,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精准直达。依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液氧提纯、硝基氯苯合成等关键工艺升级,形成“研发-生产-应用”闭环。同时,依托“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和“退役士兵就业”税收减免政策,企业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税务部门定期上门辅导,从政策解读到申报流程全程跟进,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研发、扩产能。”该企业财务负责人李敏表示。
靠前服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在宁夏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各生产装置拔地而起,精馏塔、原料罐、管廊桥架构成了一座由钢铁打造的“森林”,该企业年产30万吨硅基及气凝胶新材料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项目5个单体土建已完成,正在安装设备。该项目产品覆盖功能性硅烷全产业链,终端应用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汽车、涂料等众多领域,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中卫工业园区相关产业链。
为更好助力企业稳健发展,中卫市税务部门针对该行业政策适用复杂的特点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走访”方式开展政策专题培训,并帮助企业规范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税务处理,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同时,靠前一步做好风险防控,为企业建立“税务健康档案”,动态监控进项抵扣、资源综合利用等高风险环节,保障了硅基新材料项目的顺利投产。“税务干部不仅教政策,还帮我们优化内控流程,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涉税风险。”宁夏晨光财务总监王磊说道。
以“信”为桨助企“诚”风破浪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成为了中卫市精细化工企业拓展合作、获取资源的重要砝码。为保障企业诚信纳税、合规经营,中卫市税务部门多措并举,加强对辖区内精细化工企业的信用培育。做实做细纳税人信用日常管理,强化基础信息分析,由税管员定期对实施纳税信用评价动态预警提醒,指导财务人员在新电子税务局上实时查看纳税信用评级的动态展示。同时,联合工业园区搭建“信用共享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互认纳税信用等级,更好地规避企业纳税信用风险。
宁夏华御的液氯产品因信用良好,成为下游企业的“优先采购品”,罐车、槽车装载的液氯、液碱等产品从这里送往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中盛新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蓝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进一步稳固了供应链。“纳税信用不仅是合规经营的证明,更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得益于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我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度明显提升。”宁夏华御财务部负责人表示。
中卫市沙坡头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链、创新链与税务服务链深度融合的缩影。中卫市税务部门将持续做实做优税惠红利的精准滴灌、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信用价值的培育挖掘,为精细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助力实现产业延链成群、集聚发展。(张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