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着力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津

发布时间 : 2025-05-09 09:55
浏览统计:
来源:中国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凸显了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软实力,其优劣直接关系到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税务机关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把握关键环节、强化保障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税务实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着力健全税收法制体系,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降低经营主体交易成本的重要保障。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以法律形式固定税收政策和执法程序,增强税收政策稳定性,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交易成本,避免因政策不明确或执法不规范产生额外成本。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保护其合法权益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通过法律明确经营主体的税收权利与义务,确保税收政策公平透明,不仅能使税务执法更为公正规范,还能让经营主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手段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其对税收制度的信任,从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的有力举措。良好的法治环境是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能增强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的信心,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制定和调整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考虑经营主体实际情况和合理诉求,提高税收政策的合理性,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有效的支持引导,从而激发经营主体的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造法治公平税收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

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需从制度建设、政策规范、执法优化和宣传辅导等多维度构建治理框架,提升税收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提高税收治理法治化水平。税收法律制度是构建税收营商环境的基石。依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部署,应加快推进消费税等重要税种立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环境保护税法修订进程,健全支持法治创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税制,提高税收法律层级,约束税务执法弹性,推动良法善治目标落地,增强经营主体的稳定预期。简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税收制度科学性,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和合规成本。加强税收法律法规与民法、刑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协调,融入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并适时研究出台同数字经济、跨境交易等新兴经济领域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以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税收政策体系化建设。税收优惠是国家调控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提振消费、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绿色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税收优惠不可或缺,也不可泛化。针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碎片化、分散化问题,应坚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税制改革、税收政策制定与税收立法的协调统一 ,限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加快推进税收优惠政策规范清理,一方面对与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税收优惠予以取消,另一方面将部分税收优惠制度化,扩大部分试点政策的适用范围,及时调整优化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事前系统论证、事中及时解释、事后定期评估并进行分类清理,推进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后,税务机关及时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清理,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区域政策差异“藩篱”。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出台政策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地方擅自出台新政策,避免“税收洼地”和违规返税带来的无序竞争,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合法合规,推动全国政策执行标准统一。同时,加强部门协同,防止违规招商引资和引税返税行为发生,破除封闭的小市场小循环,推动各地由比拼“税收洼地”向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转变,推动构建有利于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优化税务执法方式,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税务执法质量是衡量税收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要强化依法行使税收职权,严格落实税务执法责任制,制定税务机关权责清单,清晰界定执法主体职权范围,主动接受社会和纳税人监督,规范税务行政权力运行。要推进税务执法规范化,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规范政策解释和行政处罚裁  量权,加强税务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增强税收政策执行统一性。要推进税务执法监督精准化,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建立税收优惠政策事前申报辅导、事中差错更正、事后风险应对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执业行为,维护公平执法环境。

加强税收宣传辅导,引导经营主体合规经营。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纳税人缴费人的理  解和配合,加强宣传辅导是提高经营主体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手段。税务机关应加大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落实“八五”普法任务,深入开展以法治公平为主旋律的税收宣传,持续引导经营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依法诚信纳税自觉。创新宣传方式,举办各类专题辅导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合规经营、涉税中介服务机构依法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主体依法诚信纳税。开展合规经营正反面典型宣传,邀请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分享经验,曝光涉税违法典型案件,展现税务部门坚决维护税收秩序、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税收环境的态度,推动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

优化法治公平税收营商环境的保障措施

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完善税收制度和规范税务执法,还需从思想认识、基层基础和统筹协调等方面持续用力。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维护法治公平的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法治公平、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营造法治公平的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出台税收政策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纳税人的涉税诉求,确保政策公平普惠,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执行政策时,坚持法治公平就是最优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税收支持这一理念,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击涉税违法时,深挖问题根源,既促进企业依法纳税、合规经营,又促进税收执法权规范运行,强化以查促管促治。

深入实施“强基工程”,夯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维护法治公平的基础。要加强税收法治基础建设,聚焦基础数据、基础申报信息、基础制度、基础流程、基础管理等,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改进方向。围绕税源管理、风险管理、顽疾治理和新兴领域监管等重点,从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岗责事项、操作指引、考核内控、激励惩戒等方面,制定实施一批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规范,让抓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惠及于民。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干部法治教育培训计划,打造高素质税务执法队伍。

着力打造效能税务,放大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维护法治公平的效应。要聚焦打造效能税务重要任务,着力提升税费征管之效,深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及税收政策优化,强化对重点税种、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事项等的精准监管,依法依规堵漏增收。着力提升便民服务之效,持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特别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高效的电子税务平台,实现纳税申报、发票申领等业务全程网上办、掌上办,不断提升税费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水平。

着力提升风险防控之效,实施不同风险等级企业差异化监管,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为诚信纳税者提供宽松环境;对高风险企业重点关注,精准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收公平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