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税务局:以A级信用为“钥” 开启合规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 2025-07-25 09:34
浏览统计:
来源:银川市税务局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宁夏百川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川通”)深耕能源领域多年,核心业务围绕能源开发利用,专注于能源化工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凭借稳定的经营态势与持续的合规管理,自2018年起连续7年获评A级纳税人,成为区域内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

百川通财务负责人田芳展示了一本上面写着“财税合规”的文件夹。这本蓝色的文件夹,不仅明确了“连续保持A级纳税信用,实现涉税风险零发生”的核心目标,更暗藏着一套严密的合规管理逻辑:

——时间节点与责任闭环:文件中附有的“年度财税合规日历”详细标注了每月税务申报截止日、内部自查启动日等关键节点,并明确每个节点的负责人、参与部门及验收标准。例如,每月5日前由财务专员完成上月纳税数据核对,10日前由财务负责人组织跨部门联合自查,确保从数据产生到申报提交全流程可追溯。

——风险防控清单:针对“政策理解偏差”“流程操作疏漏”等潜在风险,文件梳理出7类高风险事项及对应防控措施并附上了相应的流程图;在优惠政策享受方面,单独列出“能源行业税收优惠目录”,标注每项优惠的适用条件、申报材料及留存备查期限,避免因政策遗漏导致信用扣分。

——动态优化机制:每季度结合税务部门反馈的信用指标变动、最新政策解读更新一次文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跟着政策走、贴着业务改的活字典。”田芳解释道,2023年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文件在1周内就补充了“能源研发项目费用归集细则”,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文件里的每一条规定,都是从实践中‘磕’出来的。”田芳翻到2022年的修订记录,回忆起那次险些影响信用的申报失误:当年三季度,一名新入职财务人员在填报环保设备抵免税额时,误将“投资额10%抵免”填为“全额抵免”,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通过征管系统实时监测到数据异常,当天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就联系到企业。“他们不仅带着政策原文逐行讲解,还帮我们梳理出‘新手操作易错点清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策。”

信用管理中的“三流联动”

在百川通的财务中心,财务人员正通过电子税务局系统完成当月纳税申报,一旁的备忘录上“信用指标待办事项”清晰显示着“未申报事项0项、潜在扣分风险0项”。这一顺畅流程的背后,是企业建立的“业务——财务——税务”三流联动机制。

业务部门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标注“是否涉及免税业务”“付款方式是否影响发票开具”等信息,由财务部门提前介入审核;财务部门在资金支付环节,严格核对发票信息与合同条款的一致性;财务专员则根据业务数据与财务凭证,在征纳互动系统中实时咨询政策疑点,确保申报数据准确无误。

田芳举例说,2023年与某能源集团合作时,业务部门最初签订的合同未明确“能源产品的免税范围”,财务部门在审核时通过关联税务部门推送的“免税产品目录”,及时补充条款,避免了后续发票开具与抵扣的风险。

这套机制的落地,得益于企业投入的财税数字化系统升级。系统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三级核算维度,并与业务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实时对接。当采购部门领用生产用原材料时,系统会自动关联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确保进项税额抵扣有据可依;销售环节则同步触发“销项税额测算”,避免因价格变动导致的申报误差。

7年A级信用的“增值效应”

凭借A级信用,企业在2021年成功入围某企业的供应商名单,2023年该合作项目贡献营收占比达35%。此外,通过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推送及服务,百川通在2023年累计减免税款100万余元,这笔资金及时投入到生产设备升级,当年就带动产能提升12%。

“连续7年A级信用,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全程陪护’。”田芳提到,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的“全周期信用培育模式”让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

田芳举例说,2025年初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研发人员薪酬归集不够精准”,主动邀请其参加“能源企业研发费用合规培训会”,还安排专人上门指导设置“研发人员工时台账”,确保后续加计扣除政策准确适用。

从最初“担心信用扣分”到如今“主动经营信用”,百川通的合规之路,正是纳税信用从“约束性指标”转化为“发展助推器”的生动写照。正如田芳所说:“这块A级招牌,我们会越擦越亮,让它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压舱石’。”(刘兴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