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深化“以数治税” 赋能“强基工程”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津

发布时间 : 2025-09-01 15:50
浏览统计: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当前,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正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实践中,我们愈发感受到,“以数治税”是“强基工程”的重要引擎,须不断深化“以数治税”赋能“强基工程”。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

深化“以数治税”赋能“强基工程”,需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正确把握三对关系。

正确把握以数治税与依法治税的关系。深化“以数治税”,法治是根本遵循,数治是方法路径。数治的推进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精准发现税务执法风险点和违法线索,为税务执法提供支持,提升执法效率与精准度。法治要为数治提供保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使用边界和责任,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正确把握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的关系。在深化“以数治税”过程中,应坚持“共享是目的、安全是前提”原则,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共享,在促进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强化数据安全,稳固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根基。数据共享需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涉税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从技术、制度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正确把握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的关系。深化“以数治税”,内部协同是基础,外部合作是延伸。需构建“以内促外、以外强内”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推动“强基工程”的强大合力。内部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通总局、省局、市局、县局四级数据通道,打破征管、风控、服务等业务部门的数据壁垒,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外部要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网络,与其他政府部门建立系统直连和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实现税收治理的全方位覆盖。

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深化“以数治税”赋能“强基工程”,须在“数据整合、系统集成、场景应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构建“全链条、智能化、高效能”的征管新生态。

破除数据壁垒,筑牢“一体化”数据底座。针对数据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坚持“省局统筹、部门联动、基层应用”理念,积极搭建“税费数据中台”,整合多部门涉税费数据,推动数据“聚合、治理、应用”全流程优化。数据聚合方面,依托金税四期系统,搭建“税务数据交换中心”与“税费数据共享仓库”,整合内外部征管数据,实现“一平台接入、全数据贯通”的集约化管理。数据治理方面,制定税费征管基础数据采集标准规范、基础数据质量评估办法等,建立数据质量自动校验机制,运用数据清洗工具和技术,及时有效解决数据缺失、重复、错误等问题,确保基础数据可靠可用。数据应用方面,修订完善税费数据内部供应工作流程,健全数据便捷供应机制,优化征管数据供应流程,提高数据需求处理过程的透明度,为征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优化系统功能,构建“智能化”征管平台。针对系统割裂、功能不优等问题,围绕“整合、优化、赋能”目标,持续迭代新电子税务局,创新拓展智能服务场景,全面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稳定性。系统整合方面,打通新电子税务局等税务信息系统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通过数据共享互通、业务系统办理,实现高频税费事项的“一次登录、一网通办、一事集成”,让纳税人缴费人畅享无感、无缝、无堵点的智慧服务新体验。功能优化方面,依托金税四期框架下的慧办平台、新电子税务局、“税智撑”等核心应用,持续拓展自动算税能力和数字账户算税功能,为税费征管提供坚实的数字化支撑。智慧赋能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规范化建设,实现数据实时比对与智能监控,确保费源管理精准高效,筑牢“税费皆重、税费一体、税费协同”智能化基石。

补齐应用短板,创新“场景化”治理方式。针对数据“沉睡”、应用不足等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原则,着力打造“税源管理、风险防控、纳税服务”三大应用场景。税源管理方面,借助大数据绘制“税源热力图”,按照行业、规模、区域等维度动态展示税源分布情况,为基层提供精准的靶向管理指引。风险防控方面,加强智慧监督模型建设,探索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业务、关键环节智慧监督指标模型,一体防治税收风险、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纳税服务方面,运用“标签管理”技术,为纳税人打上“行业属性、政策需求、办税习惯”等各类标签,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优惠直达快享”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