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费者提供‘负责任’的牛奶产品,是企业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采访蒙牛(银川)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银川工厂)法定代表人康海龙时,他多次提到“责任”一词。在康海龙看来,“负责任,就是坚守合规经营,这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蒙牛银川工厂是蒙牛集团西部大区的核心工厂,是其高端牛奶品牌——特仑苏的专属工厂。多年来,蒙牛银川工厂将合规理念贯穿生产全链条,实现纳税信用等级“十连A”。前不久,记者走进蒙牛银川工厂,探寻一杯“负责任”的牛奶背后的税务合规密码。
数字链条,筑牢全链合规品质
去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蒙牛银川工厂成为中国也是全球首家获批的液态奶“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的示范者,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奶业数智化转型,不仅是提升品质、引领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向高质量迈进的必由之路。”康海龙介绍,近年来,蒙牛集团大力实施数智化转型、全产业链布局等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产业生态圈,确保每个环节可控。
在蒙牛银川工厂内部,数智化技术已深度融入生产运营的全流程。在生产车间,收奶、杀菌、灌装、包装、入库、出库等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运行。
“我们建立了一体化数智平台(SAP系统),打造了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全程实现数据化追踪与精准化控制,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蒙牛银川工厂厂长高杰介绍。
在生产车间操作中心的SAP系统显示大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份原料采购凭证、每一笔物料消耗记录、每一条物流发货订单。“工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在这里可以实时指挥调度从原奶进厂到成品入库的每个环节。”高杰说。
业务数据化为提升财税管理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业务发生,就有财务凭证,就会产生税务数据,工厂的财务管理系统融合了每个业务环节的货物流、数据流、票据流。”蒙牛银川工厂财务负责人李芳介绍,目前工厂的仓储系统与财务系统已实现无缝对接,入库出库数据自动同步,不仅让盘点效率提升50%以上,更使存货数据准确率达到100%,从技术层面杜绝了账实不符的合规风险。
蒙牛银川工厂税务会计马维瑞认为,工厂的数智化进程有效提升税务合规管理水平。“这张《印花税查账征收底表》的数据是由SAP系统中每一笔交易、每一组数据自动生成,在印花税管理领域更带来效率跃升。”马维瑞打开操作系统向记者展示。
马维瑞介绍,在传统印花税管理模式下,手工筛选合同中的应税条款需逐份查阅,每月2次的处理周期导致税务申报时效性差,同时依赖会计对税目的主观理解,存在判断错误的风险。如今,蒙牛银川工厂通过SAP系统实现了印花税自动计税功能,显著提升了申报时效性,同时规避人工筛选的疏漏风险,将税务合规率提升至99.5%以上。
智能“哨兵”,搭建风险防控“数字雷达”
“质量融入血液 用精品成就事业”“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在蒙牛银川工厂随处可见的标语,无一不强调对“质量”的重视。
“质量是企业责任的核心要素,其中税务管理质量扮演着重要角色。”李芳说,乳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养殖、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税务业务比较复杂。“过去税务自查,犹如大海捞针。”李芳举例说,2021年,蒙牛银川工厂收到税务部门推送的千户集团风险排查指标异常提醒,其中涉及在建工程减少额与房产原值增加额差异偏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异常等问题,此类指标的风险在工厂日常管控中未及时发现。
“2023年,我们基于蒙牛集团在全国各地公司的涉税风险防控数据,依托SmartBI系统,建立了111个税务风险监控指标。这些指标如同‘哨兵’一样,帮我们定期扫描企业运行中的每一组数据。”李芳介绍,去年该系统精准捕捉到15次数据异常,公司及时进行合规处理,有效规避了税务风险。
李芳说,为进一步强化业务人员合规意识,蒙牛银川工厂财务部门逐一梳理业务流程,耗时近一年半时间制定了“业财税一体化标准手册”。手册将业务流程按照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细化为7个部分,每部分都列有涉及的财税政策以及一系列标准化操作规范。
“规范化操作是在业务发生时便可以把关合规性的第一道关口。不同业务端口的人员可以直接参照手册要求,即可自主进行合规检查。”李芳说,标准化、系统化、可视化的规则体系,让合规要求能够真正“长”在业务运转的每个环节上。
“十连A”,让合规成为永不临期的“鲜奶”
在税务合规这道题上,蒙牛银川工厂连续十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答出了“十连A”的好成绩。“这份荣誉的获得不仅在于企业内部的严格把控,还来自税务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李芳说。
“刚开始接触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我们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范围界定总有些模糊,生怕填错一张表、漏报一项数据。”李芳回忆说,企业在首次申请相关优惠时,国家税务总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干部主动找上门,带着乳制品行业税收支持政策逐条讲解。这些年,企业顺利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2793万元。
近年来,蒙牛银川工厂产能持续扩大,其中涉及固定资产采购、进项税额抵扣等一系列涉税事项。
“在扩线初期,我们正在为新增生产线固定资产范围界定、购进时点的明确、后续调整及资料备查等方面问题犯难时,税务部门送来了‘及时雨’。”李芳告诉记者,税务干部主动走进企业,带着整理好的政策指引,针对企业提出的核算科目划分进行辅导,不仅帮助企业理清了合同条款与税务处理的对应关系,还提醒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适用条件,相当于给企业打了一剂“预防针”。
十年深耕,合规红利持续释放。依托A级纳税信用,蒙牛银川工厂通过“税银互动”已累计获得21.79亿元贷款支持,2022年—2024年累计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2522万元。“这些政策红利改善了公司的现金流,帮助公司积极推进产线优化布局。”李芳介绍,2019年—2024年,公司生产线规模从6条扩张至12条,实现年产量从24万吨提升至36万吨,增幅43.52%。同期,利润总额从1.42亿元增长至2.03亿元,同比增长42.43%。
“这一组组数据,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合规是永不临期的‘鲜奶’,其价值历久弥新,滋养企业根基。”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