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3600亩田园综合体内稻浪翻滚、鱼蟹欢跃。玻璃栈道蜿蜒于绿意之上,观景塔遥望沃野平畴,特色产品展示厅内鲜米汁、稻田蟹等农产品琳琅满目。这幅“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的产业融合画卷背后,离不开税收政策的精准滴灌和税务部门的一路相伴。
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稻渔空间”已形成“一园六区多点”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休闲旅游、加工销售全链条拓展。园区每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3.5万元。在这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银川市税务部门始终以“服务先行 政策直达 风险防控”为抓手,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面对园区业态多元、经营主体复杂的特征,贺兰县税务局组织“小贺小兰”青年服务突击队开展“政策上门”行动。围绕农产品生产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公司+农户”减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量身定制税收优惠指引,开展的专题辅导覆盖园区内所有企业及合作社。
针对园区距离县城较远、办税不便的情况,银川市税务部门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依托电子税务局、手机APP等渠道,实现发票申领、申报缴纳等业务“网上办 掌上办”。建立税企直联机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提供全程在线咨询,确保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此外,依托马丽工作室贺兰分室,提供“一对一”政策诊断与申报辅导,靶向服务企业退抵税需求,助力企业畅享“政策礼包”。
“税务部门不仅送政策上门,更教会我们如何操作。”园区运营企业财务负责人赵建文表示,“特别是在‘粮食银行’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和大米深加工项目推进中,税务人员提前介入,辅导我们规范核算、准确适用免税政策,帮助我们享受各项税费减免百余万元。”
同时,银川市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定期为企业开展“健康体检”,生成《税务风险防控建议书》,从发票管理、申报合规、政策适用等多维度排查风险点,助力企业健全内控机制。多次协助企业纠正潜在涉税风险,避免税款误缴及处罚十余万元。长期保持的良好纳税信用成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让银行授信额度提升50%,供应商结算账期平均缩短了20天,为园区持续投入和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赵建文说道。
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为园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企业将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200余万元投入“稻渔共生”技术升级和温棚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多款鲜米汁、稻田蟹酱等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
目前,“稻渔空间”已发展成为集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实现了“亩产千斤稻、百斤鱼、万元钱”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以税助农、以旅强农、以文兴农的融合发展新路径。(杨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