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税务局:聚焦“强基工程” 提升征管质效
发布时间 : 2025-09-12 10:48
浏览统计:
来源: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税务局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大武口区税务局以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强基工程”,切实推动税收征管效能提升,夯实征管基础,结合大武口区税务局征管实际,充分发挥税费数据的先导、支撑、驱动作用,夯实数据基础、规则基础、岗责基础,通过强化数据治理、强化流程管控、强化风险防范、强化精诚共治,把基层日常税源管理抓得更扎实,提升征管质效。

抓好数据治理,夯实征管基础。“三数治理”上发力,加强税源管理基础。一是规范数据采集,“采好数”。数据质量的根源是在数据采集环节,从源头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规范日常征管数据采集,本着“谁采集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保证数据质量。二是规范数据管理,“管好数”。压实数据质量管理责任,清理错误数据,通过业务股室提取错误数据,各分局整改,提升数据质量,深化数据治理和安全管理。例如对注册地址与经营地址不一致、登记乡镇街道与经营地址不符、重复登记户、登记状态不一致数据、办税人员联系电话为空、错误享受、未足额申报等数据进行治理,逐户核实并完成整改,举一反三加强分析,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履职尽责,推动数据清理常态化,定期开展数据清理“回头看”,实现“有数可用,有数好用”。三是规范数据应用,“用好数”。加强数据全场景应用,落实“用数据、找问题、堵漏洞、防风险、增效能”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日常税源管理。

抓好流程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聚焦税费优惠政策落实、风险防控、税费申报、税费监管等4类问题,系统梳理、全面查找税费征管全流程的薄弱环节及短板弱项,归纳总结问题,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绘制“问题-流程”,形成“问题-原因分析-举措-规范流程”的闭环管理路径,归纳总结日常管理类13个问题、审计疑点类30个问题,同类、重复问题进行合并,并对相关问题予以规范,提出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认真思考解决办法,基层局无法自行提取数据的,加强日常管理、日常监控等方面着重思考完善征管漏洞。通过基础数据、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岗责事项等方面提出措施。目前已经召开三次会议研讨,完成五次优化。最终梳理出基层局能解决、可解决15个问题,解决措施30条,制作流程图20个,增加部门12个复核节点,第一税务分局日常业务梳理41项(包含事项、所需材料、办理流程、联系部门及其他注意事项),明确部门、分局、办税服务厅岗责,印发《大武口区税务局“强基工程”税(费)工作流程规范手册》并执行,提高管理效能。

抓好风险防控,提升数据质量。充分发挥“5C+5R”评价体系“预警器”和“校正仪”作用,正视个别综合类、服务类、热点类、征收类指标长期低于全区、全市均值、日常整改模式缺乏系统性,指标问题堵点归因不精准、主动预警能力弱的问题。形成“指标监测-智能预警-深度溯因-闭环整改”标准化流程,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能力提升清单”,通过指标量化、数据穿透、闭环管控,推动税源管理从“被动救火”向“主动防火”转型。建立“负面清单靶向生成”机制。依托5C+5R指标池,及时对接上级部门按季扫描指标数据,将监控评价结果低于全区平均值或平均值附近的指标作为负面清单指标,精准定位薄弱环节。“三维溯源分析法”破堵点。以数据溯源查找问题源头,将薄弱指标疑点数据与慧办平台、核心征管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分析。以流程溯源查找关键节点,通过流程查询监控模块绘制“问题-流程”关联图,精准定位问题流程环节的操作人员、问题节点。以能力溯源查找问题短板,对指标疑点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围绕指标疑点数据涉及的政策文件、流程规范对错误数据、错误流程涉及人员进行业务测试,诊断人员技能短板。“三单闭环整改”促落实。交办-督办-验收,形成闭环,针对5C5R负面清单指标逐项生成疑点清册,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标准和时限。通过“监控指标结果展示”模块按月扫描更新负面清单指标,更新疑点数据整改进度,督促落实。通报负面清单指标清零进展,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检验清零成效。今年累计下发6批疑点数据,共计3000余条,及时处理风险疑点核查任务,提高处理质量,推进征管质效稳步提升。

抓好精诚共治,提升征管质效。对内,以“强基工程”为契机,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领导小组”为抓手,征管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和各税源管理分局配合,强化内部配合,提升征管质效。对外,推进“四精”工程,加强与市场监管、法院、公安、银行、金融、社保、医保、不动产等部门沟通合作,积极推进跨部门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执法联动,实现跨部门协作,推动税费征管质效。在数据共享方面,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通过以数据换数据、以服务换数据、以分析产品换数据等方式,拓展外部数据来源和规模。(邰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