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区税务局:税惠赋能枸杞产业新“丰”景
发布时间 : 2025-09-24 16:48
浏览统计:
来源:石嘴山市惠农区税务局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走进宁夏石嘴山市东永固村的千亩枸杞基地,连片的枸杞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曹会娟正熟练地进行田间管护。“以前光靠自家几亩地,收入不稳定。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有800元的稳定收入,我还能在基地长期务工,一年能干8个多月,收入两三万元。这两份收入对家里帮助太大了!”曹会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感慨道。

曹会娟的口中是东永固村探索“土地流转+产业务工+三产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结出的硕果,而在这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之路背后,惠农区税务局精准、贴心的服务与支持,如同春风化雨,为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注入了强劲的“税动力”。

精准滴灌,政策红利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2018年,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东永固村与浙江鲁家村结对,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枸杞基地。产业起步之初,合作社面临资金、管理、市场等多重挑战。惠农区税务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主动靠前服务。

“税务局的‘税务管家’团队第一时间上门,为我们详细讲解农业项目免征增值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以及合作社成员从合作社获得的分红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合作社负责人回忆道,“他们不仅讲政策,还手把手辅导我们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台账,确保我们能合规、充分地享受政策红利。”土地流转涉及大量农户和资金往来,税务人员还专门就发票开具、款项支付等环节的涉税事宜进行指导,保障了流转过程的顺畅规范,让像曹会娟一样的村民能够安心流转、放心务工。

赋能升级,税惠助力产业链“延链增值”

随着枸杞种植规模的稳定,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空间成为新的课题。在合作社计划引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技术,建设绿色工坊,发展枸杞深加工的关键时期,税务服务再次精准对接。

“当我们决定上马枸杞饮料、枸杞果干等深加工项目时,对设备采购、研发投入等方面的资金压力很大。”合作社财务人员坦言,“税务部门了解到我们的困境后,及时辅导我们办理了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同时,针对我们购置用于深加工的设备,详细解读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此外,税务人员还就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进行了专项辅导,坚定了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信心。

在税惠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绿色工坊,开发出枸杞原浆、枸杞饮料、枸杞果干等20多种产品,使枸杞附加值提高了3到5倍。每一步的转型升级,都伴随着税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

融合添彩,服务护航新业态“百花齐放”

产业壮大后,东永固村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三产融合,开发了“枸杞采摘+非遗扎染”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面对文旅这一新业态带来的发票使用、收入核算、项目申报等复杂的涉税问题,税务部门未雨绸缪。

“文旅项目启动前,税务干部就主动联系我们,讲解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适用政策。游客多了,发票需求量增大,他们指导我们顺利申请提升了发票额度,并通过电子税务局实现了快捷领用和开具,确保了游客体验。”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周边因文旅项目兴起的餐饮、民宿等经营户,税务部门也组织了专题培训,帮助他们规范经营、依法纳税,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2023年,东永固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百万元,这背后也有税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份功劳。

从单一的枸杞种植到“特色种植+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的三产联动,东永固村成功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产业促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的振兴之路,成为石嘴山市乃至全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而税务力量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下一步,惠农区税务局将继续秉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能”。(张剑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